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重新审视长城汽车,最具科技公司内核的玩家

张祥威 2021-08-17 15:40:00 19763

未来五年,谁会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最强对手,谁又是向科技公司转型最快的车企?

在创立 37 年后,长城汽车这家头部的自主品牌车企,正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科技内核。

车企的科技公司内核是什么?

特斯拉可能是全球科技车企最先锋的样本,其研发投入比例足够大,软件研发人才足够强,研发方向足够创新,简单来讲就是具备很强的智能化研发实力。

而智能化,又包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细分技术方向。

尤其是自动驾驶,已经逐渐成为车企攻占新兴市场的立身之本。

量产具备优秀体验的自动驾驶系统,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得更好、迭代更快、覆盖场景更广」的全面竞争。

正如人们可以接受特斯拉简约的内饰,只为了体验其最强的自动驾驶功能。

那么,未来五年的国内市场中,谁会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最强对手,谁又会是向科技公司转型最快的车企?

目前来看,长城汽车或许是自主品牌里的重磅玩家。

今年 6 月底,长城汽车在对外发布的「2025 战略」中提出「五年研发投入 1000 亿元」等一系列措施,让其成为了自主品牌中转型力度最大最坚决的车企之一。

论从战略规划、组织搭建,抑或人才投入、研发进度看,长城汽车的科技转型都颇具看点。

1

野心勃勃,三年成为「自动驾驶领导者」

车企转型科技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突破是首要命题。

长城汽车近一两年陆续祭出了咖啡智能 2.0、氢能战略、智能驾驶战略、柠檬混动平台 DHT 等多项利器,可谓动作不断。

整体上,长城汽车面向新一代技术研发的大幕已经拉开,其中尤以自动驾驶研发最为迅速。

实际上,近年随着特斯拉陆续发布 FSD 芯片、FSD Beta V9.0、Dojo 超算平台等重磅产品,再加上 Waymo、通用 Cruise、百度 Apollo 等的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渗透至整个汽车行业。

国内市场,蔚来率先推出 NOP 领航辅助,小鹏紧接着推出 NGP 领航辅助、VPA 记忆泊车。

自主品牌阵营中,除了基于华为 ADS 方案的北汽极狐,鲜有车企能在自动驾驶功能上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在自动驾驶起跑中落后的自主品牌,却并不会就此输掉比赛。

大象转身需要时间,而方向一旦正确,多年来积累的品牌、研发人才、生产制造、销售渠道,以及稳健的现金流,又会成为向前飞奔的燃料,让自动驾驶竞赛充满变数。

长城汽车就是自主品牌中的一个特例,它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正在有节奏的展开。

在长城汽车制定的咖啡智驾「331 战略」路线图中,今明两年分别被列为自动驾驶的「储备期」和「领先期」,2023 年则要进入领导期,成为「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

这个「领导者」指的是,要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 L4 级自动驾驶」目标。

对内,长城汽车在 2019 年成立了毫末智行牵头自动驾驶研发,由张凯等长城汽车内部的自动驾驶研发高管坐镇,还吸收了前百度自动驾驶高管顾维灏等行业人才。

对外,长城汽车分别与高通、Ibeo、华为和地平线等公司建立合作,做好了大算力芯片、固态激光雷达上车的充分准备。

就长城汽车而言,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量产上车,已经箭在弦上。

2

未来 5 年投入 1000 亿元,

长城汽车这一次是大手笔

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自动驾驶更是如此。

以最能烧钱的 Waymo 为例,The Information 此前报道称,Waymo 每年需要投入约 10 亿美元。

6 月底,长城汽车的 2025 战略提出: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 1000 亿元。

1000 亿这一规模究竟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五张造车新势力的入场门票。

雷军亲自带队的小米汽车计划在未来十年的投入 100 亿美元(约合 700 亿元),长城汽车的投入比小米更加阔气。

理想汽车在发展早期每年的研发投入大概在 10 亿元左右的级别。

但在涉足自研自动驾驶系统后,理想汽车在去年宣布,「预计在未来 3 年内,研发费用将达到每年 60 亿元,超过一半的费用都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相关研发工作。」

长城汽车这 1000 亿元,也会有相当比例的经费分配给自动驾驶领域。

要突围自动驾驶研发,重金投入是衡量自动驾驶研发决心的重要指标。在一众自主品牌中,长城汽车在未来五年的研发投入是最有魄力的。

要知道,长城汽车在 2020 年的研发投入为 50 亿元,也就是说,未来每年都要以 4 倍的投入规模去战斗。

在软件人才投入上,长城汽车也是最敢于下重注的。

长城汽车计划到 2023 年,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人员将在现有 1.5 万人的基础上增至 3 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将会达到近万人。

从 1.5 万人到 3 万人,翻倍式的增长让人看到了长城汽车对于软件研发的笃定,这已经是科技公司舍命狂奔的姿态。

截至今年 2 月,长城汽车负责智能驾驶工作的总人数接近 400 人。

如果按照同比例增长,长城汽车明年将有近千人从事于自动驾驶研发工作。无论是现有规模还是未来规划,长城汽车的研发人才规模丝毫不弱于充满科技范儿的造车新势力。

而软件人才近万人,设下同等规模目标的是大众汽车集团。

目前,大众在全球共有 66 万人,由迪斯带队向新四化坚决的转型。但即便是如此规模的车企,在设立软件公司 Car.Software 后,定下的目标员工数量也不过 1 万人。

资金和人才充足,接下来,长城汽车在自动驾驶维度上的技术路线是否正确,决定开枪后能否射中靶心。

3

全栈自研和科技朋友圈,

射向自动驾驶靶心

叩开自动驾驶大门,长城汽车找到了「全栈自研」这把钥匙。

全栈自研,指的是涉及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控制等环节的核心能力均由车企自主研发。

目前业内仅有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少数几家选择了全栈自研,这让他们既掌握了自动驾驶研发的主动权,又可以在迭代效率和功能创新上具有超越同行的竞争力。

要做到全栈自研并非易事。

规划控制为例,一位国内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高管告诉汽车之心,「自研规划控制,车企都想做,但传统车企已经量产上车的自动驾驶方案,基本上都是采用国外供应商的。自主品牌的规划控制应该慢慢可以做起来,否则完全交给 Tier 1 去做 OTA,每次都要收钱,这是不太现实的。」

长城汽车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家宣布全栈自研的车企,其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服务集中到了咖啡智能技术品牌下,并决定在自动驾驶感知、计算和决策算法等方面坚持自主研发。用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的话说就是,「除了芯片和操作系统不做之外,其他采用全栈自研的方式。」

基于全栈自研,长城汽车在自动驾驶软硬件方案上的选择也日益清晰。

计算平台层面,长城汽车在大算力芯片平台上采用的是高通的首款自动驾驶方案 Snapdragon Ride,平台单板算力可达 360 TOPS,并可以升级到 1440 TOPS

基于 Ride,长城汽车自研了第三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ICU 3.0,可以满足当前 L3 以及后续 L4/L5 等全场景自动驾驶功能。

除了高通,长城汽车还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基于华为的大算力芯片平台 MDC 610,双方将合作打造面向 L3 到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单从算力维度,高通 Snapdragon Ride、华为 MDC 610 与造车新势力采用的英伟达的 Orin 处于同一档水平。

尤其是作为高通大算力芯片在国内市场的首个合作车企,长城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感知层面,长城汽车选择了主流的摄像头加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并采用固态激光雷达方案。

目前,长城汽车的感知方案中已经确定了固态激光雷达供应商 Ibeo,且在量产节奏上十分迅速。

按照计划,搭载 ibeo 固态激光雷达的长城汽车 WEY 品牌摩卡车型,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全栈自研,长城汽车还与众多科技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生态合作圈。在上面提到的高通和华为之外,长城汽车的合作伙伴还有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中汽中心等等。

一周前,随着地平线征程 5 发布,长城汽车也成为征程 5 芯片的首发意向量产车企。

长城汽车在全面自研的同时,又做到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合作。

从大算力芯片到固态激光雷达,从全栈自研再到展开广泛生态合作,从大规模资金投入再到软件人才的倍增,总体上,长城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已经全面铺开。

4

不止于自动驾驶,长城汽车剑指科技出行公司

长城汽车转型科技公司之路已经铺垫了至少十年。

长城汽车布局科技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1 年。那一年,长城汽车第一届科技节启动,公司系统性地对外展示了攻关科技领域的决心。

当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出,在十二五期间(2011- 2015 年),公司将采取技术资源「过剩投入」的策略,打造高科技装备、高性能设计、高品质产品的「三高」产品,未来 5 年计划投入 50 亿元。

到 2025 战略公布时,关于未来五年的投入达到了 1000 亿元,已经是近 20 倍的增长。

在持续投入的浇灌下,长城汽车的产品和销量不断开花结果。

2015 年的全年销量达到了 85.26 万辆,相比 2011 年的 49 万辆接近翻倍。

2020 年,长城汽车全年销量达到 111.16 万辆,同年长城汽车自创立起实现累计下线 1000 万辆整车。

如果说 1000 万辆的长城汽车相当于闯过了品牌和品质两大关,它的下个 1000 万辆,则来到了为汽车注入「智能化」灵魂的科技闯关阶段。

2020 年,长城汽车明确提出了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目标。

全球化,意味着长城汽车要实现研发人才、生产制造、销售市场的全球布局。

而科技出行公司,则意味着长城汽车与宝马、大众等车企一样,开始从「汽车制造商」再进一步,向着特斯拉这样的新物种进行转变。

一旦成功转型为科技公司,长城汽车将不止于在自动驾驶领域挑战特斯拉,而是会直接强化国人对自主品牌的技术信心。

那时人们会发现,自主品牌不仅能造出质量卓越的汽车,还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P.S. 欢迎添加微信 autobit007 加入汽车之心自动驾驶汽车交流群。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张祥威,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4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