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智能车大战一触即发,长城汽车的「核心武器」是什么?

李笠 2022-01-28 22:10:00 11227

2021 年是汽车智能化技术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一年里,整车 OTA、全场景语音交互、数字座舱芯片、领航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等概念成为行业热词。

因为智能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消费者在买车时也越来越关注车型的智能化配置和软件功能。

各路车企纷纷在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并希望快速推出技术更新、功能更强、体验更好的标杆产品。

毫无疑问,2022 年会是智能汽车更繁荣的一年,在不同价位段上,消费者会有更多车型可选。而对车企而言,要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抢到领先身位,很大程度上要靠智能化的能力。

回顾 2021,长城汽车在销量、高端化、电动化和智能化上都取得了突破:全年新车销量超过 128 万辆,同比增 15.2%;单车平均售价超 10.64 万元,同比增 14.5%;;新能源车销量 13.69 万辆,占总销量的 10.7%;仅智能驾驶一项,其全系车型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适配率超过了 90%。

全年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长城汽车的产品序列中还有不少车型蓄势待发。在这个拥抱变化的年度,长城汽车是中国车企笃定布局未来的一个样本。

01

智能驾驶:每年百万辆级前装搭载,

2022 年量产城市 NOH

全栈自研是时下智能驾驶研发领域的时髦概念,但目前真正能做到全栈自研的车企依旧凤毛菱角。

长城汽车大约从 2009 年开始涉足智能驾驶研发,在这个领域有超过 12 年的积累。

2021 年末,魏牌摩卡首发搭载 NOH 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具备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功能的燃油车。

长城汽车魏牌摩卡

在魏牌摩卡 NOH 上线之外,另一个信息更加吸引我们关注:2021 年,长城汽车旗下 90% 的车型已实现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这个适配比例之高令人惊讶。

要知道,如果放在 4 - 5 年前,智能驾驶还是行业内一些新技术公司对外展示的 demo。

但 90% 的比例意味着,普通用户即使花 10 万块钱买车,也能用上不错的智能驾驶基础功能。将智能驾驶从实验室技术变成大规模可量产的技术,长城汽车在其中投入的功夫可见一斑。

在整个智能驾驶的技术链路上,长城汽车的自研工作覆盖了底层硬件、中间件和智能驾驶软件等多个环节,再通过设计一系列不同配置的感知、计算硬件方案,其使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匹配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多个车型。

2022 年,长城汽车将在新车型上进一步量产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新车将搭载第三代智能辅助驾驶计算平台 IDC 3.0。IDC 3.0 采用了高通 Snapdragon Ride 平台 SA8540P + SA9000P 的组合,单板算力达到了 360T,最高可扩展至 1440T。据说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具备量产能力且能效比最高的计算平台。

采用全球首款可量产的车规级高性能全固态 Flash 激光雷达。1 秒内可以向探测区域发射高达 256000 个点,分辨率达到 0.05°*0.07°,比目前普通无人车采用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性能提高 5 倍。

基于 IDC 3.0 以及全固态 Flash 激光雷达等配置,长城汽车今年中将在量产车上推出城市道路场景的 NOH 智慧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挑战远比高速路段复杂的工况。

长城汽车内部认为智能驾驶核心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是实现全场景可用,解决大量真实场景问题,如应对各种红绿灯类型,各种十字路口的长度/宽度,不同匝道与辅路的选型等等;

第二,懂交互、可信赖,系统的动作通过各种方式提前告知用户,人与系统之间充分相互信赖;

第三,智能驾驶要超越机械助手的角色,做到驾驶习惯像人一样,像用户自己开车一样,人和系统之间是可以无缝切换。

智能驾驶系统的迭代成长需要学习应对各类极端驾驶场景(corner case)

每年百万级的增量和超千万用户的存量,意味着长城汽车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海量数据,提高系统的迭代速度,打造出日趋完美的智能驾驶老司机。

02

智能座舱:共创千人千面的出行空间

智能驾驶将用户从疲劳、重复、危险的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智能座舱则是在驾乘空间内为用户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长城汽车在智能座舱研发上采用自研标准化平台,与第三方共创场景应用的方式。

实际上,这套体系与智能手机生态非常类似,OEM 主机厂通过搭建标准化的平台,为开发者创造一个具有大量用户、开发环境友好的生态,希望最终能向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座舱服务体验。

在 2021 年,长城汽车在智能座舱研发上提出「1+2+N」的出行空间设计架构:「1」代表人机交互设计体系,因为长城汽车旗下拥有多个品牌,统一交互体系使智能座舱体验跨多个品牌之后仍有延续性;

「2」代表软件和硬件,是体验成长的基石。长城汽车通过基础软件能力的自研,如自研操作系统、语音、地图等,来保证系统级的体验;其次是,硬件在架构上支持迭代升级,长城汽车率先了高通 8155 数字座舱芯片,后续还可升级至 8295 等更高规格的芯片。

最后,「N」代表了智能应用场景服务,长城汽车希望联合第三方的服务商、开发者,为用户提供多元的场景化的智能服务。

实现智能座舱共创的关键是开放接口。搭建开放平台,需要先进技术支撑。

硬件层面,长城汽车采用了高通 8155 芯片,相比上一代主流车机系统 CPU 运算能力提升 2.5 倍以上,GPU 图像处理能力提升 3.5 倍以上,可以为多屏融合、多模交互、AI 感知提供底层算力支撑;

软件层面,长城汽车自研的智能座舱系统 GC-OS 可以提供 App 统一接口+HAL 统一接口,同时支持 UI/UE 平台化+品牌差异性,可兼容多种高算力平台,可适配长城汽车旗下各大品牌车型。

以高算力芯片和 GC-OS 为基础,长城汽车目前已经开放了一部分智能座舱 API,包含车机、驾驶、车身、底盘相关系统;第二阶段,还将迭代设计语音、导航、视觉等能力接口。通过两个阶段的迭代,长城汽车的智能座舱 API 池,将覆盖 25+类型的功能集。

长城汽车 GC-OS

前面已经提到长城汽车目前已经实现了在 90% 的车型上量产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GC-OS 在 2022 年的量产目标也是覆盖 90% 的新车型。

过去智能座舱软件远远不如手机生态丰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车型的座舱操作系统高度割裂。

在长城汽车百万台级的销量规模上,GC-OS 很大程度上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希望在智能座舱中看到类似苹果生态一样繁荣的应用,届时智能汽车真正会变成跑在轮子上的大型消费电子产品。

03

智能车的基石:

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与智慧线控底盘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汽车上众多智能化技术中最容易被消费者感知的应用。两者的体验升级背后,还有不少深科技支撑,比如电子电气架构和线控底盘。

2021 年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 GEEP 4.0,GEEP 4.0 架构包含 3 个大脑:中央计算平台(简称 CCU)、高阶自动驾驶域以及智能座舱域。

其中 CCU 将辅助驾驶、动力、底盘、车身、空调、车身状态以及模式管理等各个域的功能进行了融合。GEEP 4.0 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量产。

传统汽车上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分布式的,随着车辆上功能的增加,ECU 的数量越来越多,其导致的问题是:第一,车内线束随 ECU 增加,布置线束的挑战大;第二,ECU 之间存在功能交叉耦合,更新一个功能会涉及到多 ECU,跨 ECU 进行功能更新的开发协调的工作量大,成本高,周期长。

智能汽车要求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持续不断的功能迭代,因此车辆上 ECU 缩减融合,并且从开发架构上进行软硬件分离就至关重要。

长城汽车的 GEEP 4.0 架构就通过多域融合的方式,使整车控制软件高度集中,并引入 SOA 设计方式,解耦功能开发与软硬件平台开发。

到 2024 年,长城汽车的第五代电子电气架构 GEEP 5.0 量产时,还会进一步变成一个大脑+多域控制的结构,真正使汽车达到类似机器人一样的高度智能化,并且 100%SOA 化。

如果把智能汽车比喻成是一个人的话,电子电气架构是大脑和中枢神经,线控底盘则是躯干和四肢。

长城汽车的智慧线控底盘,是 L4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为目标发起设计的。

基于 GEEP 4.0 电子电气架构,长城汽车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 5 个核心系统,涵盖车辆前后左右上下六自由度的运动控制,囊括所有底盘驾驶动作。

智慧线控底盘的电子机械线控制动系统采用 4 轮 EMB 制动技术,在这项技术上长城汽车是全球首个量产;电子机械线控转向系统,为全国首个支持 L4+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技术,支持方向盘收折,使转向控制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

简单来说,智慧线控底盘让智能汽车的驾驶,有了更高性能,更高的可玩性以及安全性,系统高度集成可以让驾乘空间更充裕,系统持续的性能升级则让驾乘有更大乐趣。

综上,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以及线控底盘等智能化核心技术上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自研,几乎实现了从大脑-四肢-灵魂的全面掌控。

04

注重研发,决胜2025

简单梳理前面提到的智能化技术以及后续技术规划,不难发现接下来长城汽车智能化研发的成果将鱼贯入场:

2022 年中,高算力智能辅助驾驶计算平台 IDC3.0 量产,城市 NOH 辅助驾驶系统上线;

智能座舱每 3 - 6 个月迭代一次,新车型适配开发的适配开发仅需 10-12 个月周期;

2022 年第三季度,GEEP 4.0 电子电气架构量产;

2023 年,智慧线控底盘量产...

这些技术将为长城汽车围绕燃油、混动、纯电、氢能的各平台车型提供强有力的弹药。

长城汽车还在智能化领域持续加注:

过去一年,长城汽车的关联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获得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同年长城汽车还投资了 AI 芯片公司地平线;

到 2023 年,长城汽车的全球研发人员将在现有的 1.5 万人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 3 万人;其中,软件人才达到 1 万人。

目前,汽车行业已经逐步达成共识,2025 年前后将是智能汽车赛道的决胜期。

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正迎来全球车企之间最高水平的竞技。智能化技术带来的体验变革才刚刚开始,中国汽车的未来无比值得期待。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李笠,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6

1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1条)

  • 王卢
    0
    期待长城更大更强。
    02-08 15:49 回复

Copyright ©2019-2025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