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美金:我们能从全球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公司身上学到什么?
2019 年,汽车之心发表文章《Mobileye 成长史上的 5 个关键时刻》,当时我们用五个关键词概括了 Mobileye 从 2004 年到 2017 年的成长历程。
其中,2014 年和 2017 年是 Mobileye 两个重要年份,也是 Mobileye 成长史上极其重要的时刻。
2014 年 7 月,Mobileye 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共募集了 8.9 亿美元,创下以色列公司在美股市场 IPO 的最高记录。2017 年 3 月,Mobileye 被芯片巨头英特尔以 15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为以色列科技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
时隔四年,随着英特尔分拆 Mobileye 独立上市的消息传出,市场预计 Mobileye 估值或超过 500 亿美元。如果 IPO 进程推进顺利,Mobileye 将在 2022 年年中完成上市。
当然,Mobileye 也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这应该是今年全球范围内最受瞩目的 IPO,同时也是目前为止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 IPO。从大环境看,在当前地缘政治、动荡的金融市场形势影响下,Mobileye 估值有可能不如预期。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 Mobileye 保持关注。
Mobileye 再度 IPO,可以说是 Mobileye 成长史上的第 6 个关键时刻。在这个节点,我倾向于用「一次进化」来描述此刻的 Mobileye。
从单一的芯片制造商,蜕变为系统供应商,再进化到如今拥有全栈自研能力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 一路稳扎稳打,在推进自动驾驶落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站在 2022 年这个节点,除了高呼「自动驾驶最大 IPO 来了」之外,自动驾驶公司还能从 Mobileye 身上学到什么?
首先,是业务聚焦,只做一件事。
Mobileye 从创立之初到被英特尔收购前,只聚焦一件事:为客户提供 ADAS 技术,具体产品是低成本且性能稳定的车规级芯片与软件算法。
除此之外,Mobileye 没有拓展任何「新概念」业务。
从 1999 年到 2017 年,Mobileye 依靠单一业务线和垂直市场份额,在产品上不断迭代 EyeQ 系列芯片,稳坐汽车前装市场 ADAS 供应商头把交椅。
在当时,市值过百亿美金的算法公司并不多见,而连续十几年看准一件事情坚持做下来,Mobileye 在整个行业也属凤毛麟角。
在一次接受哈佛商学院的采访中,Mobileye CEO Shashua 也分享了 Mobileye 在发展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战略决定:
其一,将各类安全功能全部集成到一款产品中,而不是拆分销售,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可维护性;
其二,决定自主研发片上系统(SoC),这为后来量产降低成本、掌握更多设计自主权打下基础。
第二,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能力还不错。

目前,全球 15 大汽车制造商有 13 家是 Mobileye 的客户,其中包括宝马、日产、福特等车企。截至 2021 年的数据,Mobileye 的 EyeQ 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达 1 亿颗。
据英特尔最新财报显示,2021 年 Mobileye 的收入为 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营业利润为 4.6 亿美元。
如果今年保持类似的增长,那么 Mobileye 的收入将达到 20 亿美元。
现在把 Mobileye 看成是一家芯片公司或者 ADAS 公司,未免有些狭隘。
Mobileye 应该是一家营收能力还算不错的自动驾驶公司,靠着 ADAS(无论是数据还是收入)的反哺,支撑未来自动驾驶的产品化落地。
商业模式不清晰,靠融资续命一直是某些自动驾驶公司的心病。自动驾驶公司该如何挣钱?
Mobileye 用实际行动给自动驾驶行业打了一个样。当然,在国内遵循这样思路的公司也不少,比如低调的 Momenta,比如新晋独角兽毫末智行。
第三,保持市场敏锐性,与时俱进。
除了传统的 ADAS 领域外,Mobileye 还在开拓新的细分市场。

进入更为高级的 ADAS 市场,即 Level 2+;
进入限定场景 Robotaxi 市场。Mobileye 2021 年 9 月在法兰克福车展推出的 Robotaxi 就属于这一细分市场。
进入消费级 Level 4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今年 1 月,极氪宣布与 Mobileye 合作,计划在 2024 年推出全球首款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消费级电动汽车。
自从 2017 年被英特尔收购后,过去几年 Mobileye 基本是围绕上述业务在进行部署的。
Shuasha 预计,2022 或 2023 年将成为 Robotaxi 大年,而 2025 年将成为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元年。

Shuasha 认为,Robotaxi 和消费级自动驾驶系统之间还有强大的协同效应。在部署 Robotaxi 的过程中,Mobileye 能积累大量关键经验,然后反哺给下一阶段的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
在自动驾驶的时代,数据就是「新型石油」,而 Mobileye 拥有的数据优势是其他玩家不可比拟的。
2021 年,Mobileye 通过规模庞大的车辆获取了 40 亿公里的道路数据,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 2500 万公里的速度增长。
另外,Mobileye 也在部署 Robotaxi 和移动出行服务,这在未来将成为 Mobileye 非常宝贵的资产。
总而言之,Mobileye 不仅想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供应商,还将成为车队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
第四,坚持基础战略不动摇。

2017 年,Mobileye 制定了三大基础战略,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 Mobileye 自动驾驶技术的三大支柱。
(1) REM 地图。这是一套基于驾驶辅助系统的众包技术。只要是搭载了 EyeQ 系列芯片的车辆,就能将有用的数据传到云端。在云端,则由 Mobileye 专门研发的算法将这些数据整合,从而搭建出能支撑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高精地图。
(2)True Redundancy(真正冗余)。在打造一台自动驾驶汽车时,会用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比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不过,在 Mobileye 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最终会被整合进两个不同的子系统。为了打造端对端的驾驶体验,Mobileye 对两个系统同时进行打磨和整合,以换取双重冗余。
(3)Mobileye 安全模型 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 解答了不少棘手问题,比如「到底如何定义什么是安全驾驶?」,「鲁莽驾驶和谨慎驾驶的界限在哪?」,「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汇入车流?」
Mobileye 的三大基础战略,驱动 Mobileye 两大业务不断前行:一是高级辅助驾驶即 L2+。二是 L3/L4 自动驾驶,覆盖了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
本身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再有一个能支持你梦想的「好爸爸」,是不是可以让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背靠大树好乘凉,Mobileye 与英特尔的关系也告诉我们:有个支持你梦想的「爸爸」有多重要。
2017 年,在韩国举办的世界知识论坛(World Knowledge Forum)上,Mobileye CEO Shuasha 教授公开回应了为什么 Mobileye 要卖身英特尔:
「我们不是谈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系统,而是基础设施、云计算、汽车厂商、监管部门、5G 网络、数据中心。一个只有 650 名员工的公司怎么能凭一己之力做到这些?因此,Mobileye 需要加入一家行业巨头,翻开新的篇章。」
彼时,怀揣更大梦想的 Mobileye,显然还需要一家巨头的助攻。
加入英特尔后,Mobileye 获得了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资金扶持也不手软。
Mobileye 被收购之后,英特尔就将原自动驾驶事业部 IDG、激光雷达及 4D 毫米波雷达开发团队先后并入 Mobileye。
2020 年 5 月,英特尔还斥资 9 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城市交通数据初创公司 Moovit,用以完善 Mobileye 自动驾驶服务。
至此,以视觉算法和芯片为核心业务的 Mobileye,补齐了自动驾驶的拼图,成为一家真正的有全栈自研能力的自动驾驶公司。
即便 Mobileye 要分拆上市了,英特尔也坚定地表示:将继续为 Mobileye 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支持 Mobileye 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当然,英特尔的这些资源也不是白给,不然也不会对外放话:分拆 Mobileye 是为了释放股东价值。
最后来看看 Mobileye 估值 500 亿美金的业务构成:
ADAS(2017 年被英特尔收购时价值 153 亿美金)
消费级自动驾驶(连同 4D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传感器业务打包)
Robotaxi(连同 9 亿美金收购交通数据服务公司 Moovit 打包)
问题来了:多元化业务的叠加,能否帮助 Mobileye 创造一个市值超千亿美金的自动驾驶公司?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汽车之心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