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 8295 上车,车规级芯片「卷」出新高度
10 月 16 日,新奔驰 E 级在国内正式发布,并宣布搭载了骁龙 8295 芯片。
这一发布引发热议,不仅仅是新势力车企,传统 BBA 品牌也开始争相采用骁龙 8295,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力争上游。
这个 10 月,首批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车规级座舱芯片(以下简称骁龙 8295)的汽车,即将正式和消费者见面。从「吉利系」的极越 01、银河 E8、极氪 001 FR,到零跑、理想、智己、奔驰等国内外品牌的多款新车型,骁龙 8295 覆盖了从轿车到 SUV、从纯电到混动的全品类产品。
搭载骁龙 8295 芯片的车型落地,市场期盼已久。
为了等这颗芯片上车,理想宁做「等等党」,甚至推迟了新车上市时间。
车企不遗余力地竞相采用和近期「尝新」用户的多方反馈,这让更多人更加好奇和期待,骁龙 8295 到底能实现怎样的体验。

作为最早宣布采用骁龙 8295 的汽车品牌,极越旗下的首选车型极越 01 配备的 6K 一体式大屏,和大模型支持下的「Simo」车载语音对话,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座舱娱乐体验。
骁龙 8295 的运算能力能够带动 6K 一体大屏,甚至还可以在大屏上玩车机版《狂野飙车》,效果更高清,体验感更沉浸。
「Simo」车载语音对话可支持 10 秒内完成多个语音指令,从唤醒车机、调节温度到开启导航,语音指令都能迅速识别并实现。
除了有「看到」、「摸到」和「听到」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极越 01 首次为行业打了样,展示了如何综合驾驭一款顶级的车规级芯片的能力,把看得见的「硬指标」和看不见的「新体验」进行了无缝融合。

最终,极越 01 打造了一系列体验流畅的车内外交互环境和对应功能,包括车辆的语音交互能力、情境感知、个性化设计等。
抛开骁龙 8295 本身强悍的账面参数不谈,这次极越 01 用独有的「姿势」,让行业瞥到了顶级车规座舱芯片的性能一角,也让骁龙 8295 获得了业内高度评价:
「汽车智舱分为两个代际,骁龙 8295 之前和骁龙 8295 之后;语音交互也分两个代际,骁龙 8295 之前和骁龙 8295 之后。」
同时,骁龙 8295 也首次让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不再是消费级电子产品的专属。
01
不出所料,
车企争相搭载骁龙 8295
车企再次竞相采用的骁龙 8295 座舱芯片,将正式随量产车落地。
9 月 19 日,极越 01 正式面向用户开启预订,售价 25.99 万,预计将于 10 月底交付。极越 CEO 夏一平亲自下场试驾直播,也完成了骁龙 8295 量产上车「首秀」。
极越 01 打出全球首台「AI 汽车机器人」标签,骁龙 8295 是背后支撑的关键平台之一。
不过,谁是「首款交付」的骁龙 8295 车型仍未有定论。

此前,9 月 1 日,极氪 001 的高性能版 001 FR 亮相——也贴上了「全球首次量产搭载骁龙 8295 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产品的标签。
极氪 001 FR 售价超过 100 万,每月至高交付 99 台,开启预定后被一抢而空。
极氪表示,「这款车未来一年的量已经卖完了」,产品预计 10 月下旬开启首批交付。

此外,有确定消息的还有 8 月 23 日发布的吉利银河 E8,预计售价 19 万,也将上市时间提前到了 10 月份。
今年 10 月,三大「吉利系」汽车品牌将成为争夺骁龙 8295 首发的主要玩家。
相较于限量发售的百万豪车极氪 001 FR,大部分用户想要最先体验到骁龙 8295 上车的性能,主要靠其他两款车型。
除了以上三家,零跑、理想、智己、奔驰等厂商也是第一批选择骁龙 8295 的车企。

9 月 4 日,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零跑中大型 SUV 新车型 C10 问世,售价或低于 20 万,预计 2024 年初上市。
零跑 C10 搭载了零跑近期发布的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四叶草」。其中,中高配版本都将搭载骁龙 8295,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流畅的操作体验。
车企对于骁龙 8295 的态度,从理想汽车 CEO 李想的表态可见一斑:
「其实我们的旗舰产品发布和交付的具体时间跟一些最关键的技术是绑定的。有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些延期,主要是为了绑定最先进的技术。」

在李想眼中,骁龙 8295 就是「最先进的芯片产品和芯片技术」。
也有声音猜测,为了等骁龙 8295,理想推迟了首款纯电旗舰车型 Mega 的发布时间。

这款 MPV 车型售价或在 50 万元以上,预计于 2023 年底发布。
此外,今年 4 月上海车展上,智己汽车宣布第四款车型将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或于 2024 年上市。
关键技术将为新入场的汽车产品带来后发优势。
骁龙 8295 第一波上车潮,就囊括了多个车型不同的价格区间,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面,或许意味着骁龙 8295 对市场的渗透能力,要比以往历次产品革新更加迅猛。
02
车机也跑分,
市场青睐的强大性能
前一阵,「骁龙 8295 在安兔兔车机版 Beta 1 以 70 万分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引发了热烈讨论。
这个排行榜,是智能手机性能测试跑分软件安兔兔在今年 8 月份发布的对当前主流车机芯片性能的第一次「摸底测评」。
在开启公测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安兔兔推出的车机版 Beta 1,收录了数十款车机的大量跑分成绩后得出了这个排行榜单。
安兔兔还表示,升级后的 Beta 2 版本解决了 GPU 兼容性问题,测评得出的车机分数还将进一步提升。
这也意味着骁龙 8295 的分数将随着版本更新,进一步提高。

手机芯片跑分大家并不陌生,而对智能座舱芯片进行跑分,说明了车机系统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当然,手机版和车机版跑分虽然都以分数显示,但并不是同一个参照体系。
总而言之,这说明「座舱性能」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的关键因素。
据官方数据显示:骁龙 8295 采用 5nm 工艺制程,AI 算力更是有了新的突破。
其中,最直观显著带来的改善来自「屏幕」:骁龙 8295 最多可带动 6 块 4K 屏幕,或同时支持最多 32 块非 4K 屏幕。
一般用户比较熟悉的车内显示屏配置,包括 1 个仪表盘、1 个中控屏、1 个副驾屏,加上 2 个后排屏...... 在这套堪称顶配的五屏的基础上,骁龙 8295 可以再支持五倍数量、大小、分辨率不一的各种屏幕。
除了可支持 32 块屏幕,骁龙 8295 集成了电子后视镜(CMS)、计算机视觉(后置、环视的摄像头)、乘客监测、信息安全以及 AR-HUD 等多个功能。此外,它还具备较强的拓展兼容能力。
跑分霸榜第一的骁龙 8295,可以为一名普通用户带来什么?
这点并不能通过榜单体现出来,还是需要回到具体车型。
以极越 01、银河 E8 这两款最先触达普通消费者的产品为例:
在屏幕方面,极越 01 在前排驾驶台上装了一块 35.6 英寸 6K 超清的一体「带鱼屏」,在后排空调出风口上另有一个小屏。
银河 E8 则采用了超长的 45 英寸的 8K 贯穿式屏幕,或将完全取消物理按键,所有功能通过大屏实现。
银河 E8 同样还将「车载赛车游戏」作为卖点,消费者可在车上感受大屏游戏体验。在 P 挡状态下,骁龙 8295 的大算力可支持手机或者手柄直连来打游戏。
智能汽车作为「第三空间」,一个交互核心是屏幕,另一个是语音。
骁龙 8295 的强劲性能,尤其是 AI 能力,再次推高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天花板,让极越 01 成为消费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通过大模型支持的车载语音交互,特别吃本地的 AI 算力。
极越表示,极越 01 在业界率先做到语音 AI 算法全量本地化。
简单说,用户可以通过喊「Hi Simo」来唤醒 AI,让它同时完成开车窗、变换车内氛围灯、调整播放器等多个车载指令——这将「语音对硬件和软件的调用能力」和执行效率做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而这些 AI 应用能力,都是基于骁龙 8295 实现的。骁龙 8295 为支持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未来在汽车端运行丰富应用预留了充足的 AI 算力。
可以说,骁龙 8295 对汽车智能化的深刻影响将让业内耳目一新。
建约 EV 预测创始人余建约对此高度评价,「汽车智舱分为两个代际,8295 之前和 8295 之后;语音交互也分两个代际,8295 之前和 8295 之后。」
对车企而言,极越 01 的上市或将掀起新一轮骁龙 8295 芯片上车潮,如何将座舱体验提升到新的层次,将成为车企提升竞争力的新赛道。
用户体验具有「传染性」,只有最新、最强,才能在下个阶段的竞争中不掉队。
03
车规级天花板「卷」出新高度
高通在近 10 年间不断推动的智能座舱技术迭代,对行业的积极效果已初步显现,并且正在为车企铺平未来智能化迭代的「跑道」。
时间回到 2014 年,高通正式发布第一代车规级座舱芯片骁龙 602A,两年后,骁龙 820A 发布,座舱业务已见起色。
2019 年 1 月,高通发布了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包含三个层级,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骁龙 8155,从 2020 年开始正式上车,直到 2023 年上半年,骁龙 8155 仍是智能座舱旗舰体验的首选。
至今,业内仍有众多产品将 8155 作为对标的对象。
而 2021 年 1 月,高通发布的第四代座舱产品,同样包含三个层级,骁龙 8295 是三款中性能最强的,从 2021 年底极越(当时的集度)宣布率先采用,再到整个 2023 年,骁龙 8295 已被宣布搭载在多款即将上市的车型上。
当年,骁龙 8155 作为全球首个 7nm 制程的车规级芯片发布,彼时高通的座舱业务也按下快进键,获得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此后,骁龙 8155 逐步发展为整个智能座舱市场中首屈一指的产品。

2022 年,纯电 SUV 哪吒 UⅡ车型面世,号称「首款售价 15 万以下还配备骁龙 8155 芯片的纯电 SUV」。
将旗舰级体验下沉至 15 万以下车型,这是高通智能座舱芯片加速普及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未来,骁龙 8155 的故事,将继续在骁龙 8295 身上上演。
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当然得益于在智能手机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得其智能座舱芯片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但高通也非常清楚,车规级芯片和手机芯片是两个不同的赛道,因此,从第一代座舱芯片开始,高通的四代产品一直都是车规级解决方案。
而骁龙 8295 最大的意义在于,首次让车规级产品追平了手机芯片的工艺与技术。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骁龙 8155 是我们的第三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款产品当初推出来的时候,制程工艺与当时智能手机的 SoC 相比并不是同步的。
直到我们推出第四代产品骁龙 8295,才跟当年设计的旗舰手机芯片的处理节点实现了同步。」
过去,由于车载芯片需要符合车规级要求,技术难度比手机芯片高,同个时代的车规级产品在算力和性能方面总要稍打折扣。
如今,骁龙 8295 作为车规级芯片的陆续「上车」,意味着先进的 5nm 制程工艺已经进入汽车领域,并已实现量产。
换言之,先进制程的芯片,将不再是消费级电子产品的专属。
而高通对高性能座舱系统的支持,将加速连接智能驾驶等其他前沿汽车技术的需求和演进,也将极大提升汽车新产品对潜在车主的吸引力。
眼下最热门一个词是「生成式 AI」,而生成式 AI 有益于智能座舱体验。
高通相关人士表示:「端侧的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并且真正好用的人工智能一定需要端侧跟云里面的人工智能搭配起来。
而智能终端里面有很多传感器,可以对各种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感知,这是云端的生成式 AI 无法做到的。
所以,只有在终端上搭载骁龙 8295 这类大算力芯片,才能帮助智能座舱快速实现 AI 功能和应用。」
支持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 AI 的飞速发展,这是高通厚积薄发的优势之一。
2023 年的慕尼黑车展前,高通展示了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运行的汽车端 LLM 和生成式 AI 演示,基于车机的计算能力,通过汽车座舱利用 Stable Diffusion 创建了一份 AI 生成的生日贺卡,并将其成功发送给收件人。
对于此类应用场景,骁龙 8295 可谓预留了充足算力,将支持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未来在汽车端的各种丰富应用。
孟樸曾表示:「相信到明年上半年,可以看到很多终端产品,不论是智能手机的旗舰机,还是一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会出现一些生成式 AI 相关的应用。」

据 ICV 最新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智能座舱 SoC 市场规模达到 14.86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增长至 35.2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48%。智能座舱芯片 Top 3 供应商占据近七成市场份额,高通位居第一。
从屡屡被作为各种对标对象的第三代骁龙 8155,到如今的第四代骁龙 8295,高通不断更新迭代着车规级座舱产品。
在这条赛道上,对手可能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不断快速变化的技术趋势和用户需求。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汽车之心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