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三剑客,像极了华为的三折叠
造轿车这个活儿,还得是吉利品牌。
燃油车时代,吉利凭着一台不到夏利一半价格的豪情,跻身国内轿车市场前列,紧接着吉利又造出了总销量超过 300 万辆的经典车型——吉利帝豪,占约 1400 万吉利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帝豪之于吉利的真正意义在于,一款让中国品牌首次站稳了轿车市场前十名的车型,其地位就像卡罗拉之于丰田、轩逸之于日产。
新能源时代,面对纯电轿车霸主特斯拉 Model 3,以及国产新势力小米 SU7、蔚来 ET5 和小鹏 P7 等产品轮番上阵,吉利依然顺应趋势,推出过硬的车型。
极氪 007:吉利体系下的首款纯电轿车。
极越 07:一台同时拥有吉利制造基因+百度 AI 基因的车型。
领克 Z10:补齐领克新能源产品线的最后一块拼图。
如果再加上银河 E8,吉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发了四款纯电轿车,是目前布局纯电轿车最多的国产品牌。
如果按照品牌纯度来计算,极氪和吉利银河是吉利的纯血子品牌、领克是吉利与沃尔沃内部携手联合推出、极越是百度与吉利联手打造。
目前,极氪、领克、极越的定位接近于同一赛道,主攻 20 万元以上的高端智能化纯电车型,而吉利银河除 E8 外,主要以 15 万以下的混动车型为主。
不过,这四款车型均基于 SAE 浩瀚架构打造,而极氪 007、极越 07 和领克 Z10 又聚焦在了 20 万级细分市场,像极了华为把同一块屏幕变成一款三折产品,单屏是 Mate 60RS、双屏是 Mate X5、三屏则变成 Mate XT,以平台战略为核心的车海战术。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款车型都在同一市场相碰撞上了,谁有可能成为吉利在纯电时代的「帝豪」?
01
吉利系的三剑客
一个难以避免的现实是,吉利自家的纯电车型先打起来了。
车 fans 销售表示,领克 Z10 内训竞品禁止提及极氪 001,还是架不住客户主动拉极氪 001 对比。
这也不怪消费者。一方面,极氪 001 的设计原型来自于纯电概念车领克 ZERO,吉利也在四年前把领克 ZERO 改名为极氪 001。
另一方面,领克 Z10 和极氪 001 都出自浩瀚架构下的 PMA1 平台,共享下车体多个零部件,包括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底盘结构、空气悬架、CDC、电机和电池都是同款。
好在一个是轿车、一个是猎装车,造型上的差异还不足以让消费者陷入纠结,但三款纯电轿车重叠度就更高了。
极氪 007 起售价 20.99 万元,全系标配 800V、激光雷达、双 Orin-X 智驾芯片、8295 座舱芯片、75kWh 第二代金砖电池,10% 充到 80% 只需要 10 分钟。
领克 Z10 的入手门槛最低。19.68 万元的起售价比小米 SU7 标准版便宜 2 万元,顶配的四驱+空悬+CDC 卖 28.88 万,同样比 SU7 Max 和 001 同配置便宜 1 万左右。
极越 07 起售价 19.99 万元,全系标配一块 35.6 英寸贯穿式悬浮屏、8295 座舱芯片、双 Orin-X 智驾芯片,ADS 智驾限时优惠价 4999 元,换成 100kWh 大电池也只要加 2 万元,CLTC 续航 880 公里。
三款车型让消费者最纠结的地方在于,同样是 20 万左右的预算,如果是为了操控选择领克 Z10,就得舍弃智能化和小 100 公里的续航,如果是为了 800V 选择极氪 007,还得多掏 1~2 万元,而极越 07 又少了交流口和 5C 快充。
这还只是价格和配置之间的争斗,三款车型在智能化上也走出不同的路。
极氪 007 的自研指数最高。
智能座舱和浩瀚智驾都切换到了 2.0 版本,前者将大模型接入座舱,转变为「主动智能」;后者启动了场景认知大模型+交互式规控大模型,既可以识别 1000 种交通场景,准确度提升超过 120%,同时对障碍物的预测提前 1.2 秒。
量产节奏上分三个阶段:最快今年 9 月份推出通勤模式,最晚今年年底推送 NZP 城区智驾,2025 年下半年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 NZP+,不限车位、不限道路和不限城市。
其次是汇集吉利研发体系的领克 Z10。
领克 Z10 首发了搭载魅族第二代 Flyme Auto X 系统,以及采用 AMD V2000A 芯片的亿咖通马卡鲁计算平台,性能超越行业当前主流平台 1.8 倍。
说白了,这是一款具备华为、小米和蔚来同款的手车互联功能,同时还能在车上打《黑神话:悟空》的座舱系统。
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表示,从 OS N 系统切换到 Flyme 花了一个多亿。
智能驾驶方面,领克 Z10 采用路特斯机器人+Momenta 的智驾系统,单靠一颗激光雷达和一颗 Orin X 芯片实现高速和城区智驾领航功能。
实测表现来看,领克 Z10 的城市 NOA 基本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包括环岛、掉头和无保护左转的处理能力都能看齐行业的头部玩家。
林杰表示,领克 Z10 高速 NOA 交付即全国开通,城市 NOA 计划明年开始推送。
最后就是百度 AI 加持的极越 07。
百度对极越的智能化赋能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智能座舱接百度入文心一言大模型,语音助手不仅反应快,听得懂各种方言,还能「上知人文,下知地理」。
智驾换上了全球首个 L4 级别无人驾驶业务的大模型,包括领航辅助、代客泊车、高阶车道保持和主动安全等总计 106 项功能新增和能力升级。
今年年底,凡是有百度导航的路段,都能使用 ASD 高阶智驾。
一句话来总结:
极氪 007 性价比最高,低配体验均衡、高配性能猛烈;
领克 07 入手门槛最低,最大的差异化领克式操控和车手互联系统;
极越 07 则主打智能化优势。
02
是时候续上「帝豪」的故事了
吉利为什么要在同个细节市场布局多款车型?
截止今年上半年,纯电动车市场最热销的价格带是 10-15 万元,占比高达 28%,其次是占比 24% 的 20-30 万元;其中纯电轿车累计销量接近 50 万辆。
自 2021 年以来,特斯拉 Model 3 所处的 B 级轿车市场蛋糕就始终在增长,增速超过了 20%,反而 Model 3 的市场份额已经从 49%(2021 年)跌至 28%(2023 年),今年 1-7 月同比跌幅达 16.8%。
不难看出,Model 3 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不断蚕食,比如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的小米 SU7,以及今年月均超过 8 千辆的红旗 E-QM5 等同级国产纯电车。
在吉利看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了 60%,加上 Model 3 市场竞争力已然不足,纯电动轿车仍是潜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吉利的决心有多大,从三款车型在各自品牌的位置就能看出一二。
007 是极氪真正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
在 007 上市之前,极氪先后通过三款小众车型(001、009 和 X)验证了自身的能力,但销量长期卡在一万台左右,而 007 的目标就是销量和份额,把极氪带到主流赛道、带上主流量级,这也是吉利更加熟稔和擅长的竞争。
安聪慧曾在今年 7 月的公开信上表示,极氪下半年挑战月销量 3 万台以上。
拆开来看,除了面向 SUV 主流赛道的 7X 承担一定的销量,安聪慧的自信离不开技术更新迭代的新款 007、001,这三款车型将是支撑极氪月销破 3 万的关键车型。
Z10 是领克横跨燃油、混动和纯电最后一块拼图的首作车型。
领克 Z10 的目标是挤进 C 级纯电市场前三,按照目前同级竞品的销量表现,相当于领克 Z10 每个月要不低于 8000 辆。
这对于领克 Z10 的难度不小,毕竟这跟吉利内部留给领克 Z10 的空间恰好成反比,向上不能抢了极氪 007 的销量,向下不能挤压到银河 E8,留给领克 Z10 发挥的空间只有 19~23 万这个区间。
这也解释了领克 Z10 衍生出 5 个 SKU 的原因。在林杰眼里,领克 Z10 在三电选择上的克制,就是为了与极氪形成品牌差异化协同,做大纯电市场的目的。
然而,领克最终还是向销量妥协了,在终端市场推出一项抵扣政策——用户如果不想要赠送的充电桩,领克定制魅族手机和防晒贴膜,可以换成 1 万元现金,最低入手门槛为 18.64 万元。
07 毫无疑问是极越扩大自己生存空间的核心产品。
无论是极越 07 起售价比 01 低 5 万元(上市价格),还是夏一平反复强调极越抱着拼杀的态度,明显都能感受极越对销量的焦虑与担忧。
夏一平没有透露具体销量预期,表示内部在产能、营销等环节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现在一周做一场直播,最快 10 分钟能拍 4 条视频,8 月整体团队发了 1.3 万条视频,营销战略的积极性是极越 01 连续两个月销量翻倍的核心原因」,夏一平补充道。
如今夏一平也希望这个打法复刻到 07 身上,快速解决用户对于极越品牌认知、品牌信任的问题。
对于极越而言,07 面临的是一场更加激烈的全方位竞争,但这一次极越除了将自身智能化的固有长板不断加长,也在不断补足产品、成本、价格、性能等层面的短板。
至于谁更有可能成为吉利纯电时代的「帝豪」。
目前来看,手握百万用户基本盘的领克赢面更大。林杰曾透露,领克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有 20% 的车主希望领克推出纯电产品,有 40% 的增换购用户会考虑领克的纯电产品。
这也相当于,接近十几万用户在期待领克纯电车型,只要保证初期的转化率,领克 Z10 前期订单量基本能够稳住。
反观极氪 007 和极越 07,产品本身对比同级对手已经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只不过想要获取生存的一席之地,势必要通过性价比、产品破圈等用户感知更加明显的方式主动进击。
03
吉利造纯电轿车的三个方向
品牌路径决定了产品的差异化。
面对汽车市场如此内卷的局势,车企们逐渐走出了两条路线——要么是将自研视为破除同质化的良药,要么是利用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直接堆料比打价格差优势。
从这一点上来看,吉利系的极氪、领克和极越,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开发体系。
一类是新势力阵营的极氪和极越。
经过三年多的摸索,极氪从智能到三电,再到基建版图,构建起自己的核心产业能力,可以说带动了吉利在供应链方面自研的强化。
一个核心的原因是,尽管极氪在商业层面可以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但出于对产品掌控力的定力,极氪选择了从 0 到 1 的方式来构建自身在软硬件自研能力。
这在产业端,带来的是成本、效率和节奏掌控;而在产品端,拼的是质量、体验和安全。
以金砖电池为例,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只用了 9 个月的时间,从原本的充电 10 分钟续航增加 400 公里,到现在的 473 公里,目前第三代金砖电池也已经在开发中,性能和迭代效率明显赶超三元锂电池。
智能化也拿到了一定的研发权重。据 36 氪消息,吉利研发计划大整合,智驾领域应该是以极氪为中心进行整合,极氪的自研智驾已经推出了具体成果,这是长城、比亚迪等发力自研智驾的老牌车企中为数不多的成果。
截至目前,极氪自研智驾有 700 人左右,除了芯片不做,从域控到底软到上层算法全部自研。
对于极氪而言,车市竞争拳拳到肉,没有深厚的工业布局、扎实的技术储备、一套自己能够高度掌控的产业链,势必难以抵挡一轮又一轮的竞争冲击。
如果说极氪是一家在产业链和生态层面「全栈自研」的企业,那么同门的极越则是另一种「开门造车」的打法,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极越这款车(01)跟隔壁的极氪是同个底盘,都是吉利浩瀚架构下的产品,只是智能化跟极氪有不同的区别」,极越销售曾用这样的话术向用户介绍产品。
这背后决定性的因素是,极越在过往的对外传播上强调了智能化的卖点,而对于车辆底层的素质水平,却缺乏更多的表述,尽管极越有独特的设计感和智能化强项,但也忽略了用户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购车权重。
夏一平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极越 07 发布会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并且夏一平积极参与极越 07 各种极限的测试直播。
另一个细节是,极越 07 的首位车主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这种从供应商角色转变为车主的过程,背后其实也是在为极越 07 的产品力做背书。
极越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实力支撑,吉利在造车方面的深厚积累,加上百度在 AI 方面的深入布局,这都是极越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保障。
这种 1+1 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研发、产品、组织和运营的效率一并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最终能否得到一个大于 2 的结果,考验极越如何把力发到点子上。
在这一点上,领克是一个为数不多的例子。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孵化的品牌,领克不仅和沃尔沃共享平台架构,还优先搭载吉利体系内顶配的资源,换来的是 8 年 100 万用户的成绩。
从过去的 SPA 架构、EM-P 超级增程系统,到现在 SEA 浩瀚架构、路特斯团队的智驾方案、金砖电池、首发 AMD V2000A 芯片和魅族定制的领克 Phone,领克 Z10 几乎用到了吉利集团内最好的方案。
这是成立于燃油车时代的领克,在新能源时代的解法。
不同于极氪的开发体系,领克更像是吉利大体系的一块转型试验田,毕竟极氪的目标是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而领克和银河要思考的是,如何守住吉利的基本盘,
用林杰的话来说,领克 Z10 是从用户真实需求和体验,以及市场环境的竞争压力定义产品,领克的纯电是站在 100 多万用户基础上的造车价值观。
这也是林杰建议用户不要买高配,不要去追求所谓技术领先的原因。
站在吉利的角度,极氪、领克是自己的「亲儿子」,前者是吉利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角色之一,后者主打吉利之上,沃尔沃之下的市场真空带,而极越则是吉利战略转型开辟出的全新业务和赛道。
这对于消费者自然是个好事,谁也不想真正要购买电动车时,可选择的范围寥寥无几。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汽车之心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