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投了禾赛、主线和驭势的博世创投,要在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继续加注

陈念航 2020-11-14 18:08:38 2164


与全球最大的 Tier 1 博世集团的名声相比,博世的创投部门要低调许多。自 2008 年在德国成立以来,10 多年来,他们主要在德国、以色列以及美国等市场寻找标的,出手频次不高。


博世创投比较经典的投资案例是在 2013 年投资了硅谷的智能视觉芯片公司 Movidius,2016 年,这家芯片公司被产业巨头英特尔收购。

目前,博世创投重点布局四大板块:自动化和电气化、能源效率、使能技术以及医疗保健体系,这下面包含了智能交通、能源效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物联网、分析学、颠覆性计算机体系结构、增强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在 2018 年以前,基本没有中国创业公司直接从博世创投手里拿到钱,因为博世创投在早期进入国内市场时主要以投资基金为主。

一个不太为人知的故事是,当年金沙江创投带着博世创投去看过尚在早期的滴滴出行,那时候滴滴还只有一间很小的办公室,因为当时没太看懂滴滴的商业模式,所以博世创投没有出手,因此错过。如今滴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独角兽公司之一。

进入 2018 年后,博世创投开始筹建中国办公室,并组建起团队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寻找创业新星。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博世创投在国内物联网、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布局了多个标的,其中以自动驾驶企业占了多数,包括:

(1)激光雷达芯片解决方案商飞芯科技
(2)车联网供应商四维智联
(3)自动驾驶卡车研发企业主线科技
(4)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
(5)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驭势科技


不难发现,这些投资标的基本都与博世的汽车 Tier 1 主业关系紧密。


博世创投目前启动了第四期基金的运作,总额约为 2 亿欧元,计划在全球投资 20 个左右的标的,主要以早期投资为主。


博世创投投资合伙人蒋红权明确表示,「今后 10 年可能中国的创投市场或者创投行业能够领先世界,所以在这个大形势下我们要大大扩张在中国的团队和投资力度。」

最近,在 2020 汽车产业技术与投资峰会上,博世创投投资合伙人蒋红权接受媒体采访,详细介绍了博世创投的投资逻辑和规划,着重阐述了他对自动驾驶创投的看法。在这个火热的行业里,博世创投还会继续加注。

蒋红权在访谈中主要透露了以下要点:

(1)博世创投的目标是通过投资将博世集团的整个生态做大;
(2)博世创投在全球以投高技术、早期项目为主,后续在中国市场将会更倾向于成长期的企业;
(3)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博世创投主要看两个拐点:科技拐点和市场拐点,科技拐点就是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而市场拐点指的是能够快速落地的产品和方案;
(4)博世创投对于被投企业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即使未来这些企业和博世本身产生竞争,亦或是与博世的竞争对手合作,也不会阻拦。

以下是整场对话摘编:

Q:目前在中国市场出手的案子大概投资节奏是什么样的?

蒋红权:我们目前为止是通过博世创投全球的平台投的,所以并没有一个规定说在中国必须投多少,或者在硅谷必须投多少,而是看整个行业的热点,以及我们喜欢投什么东西。

到目前为止,我们进入中国 5 年左右,一开始是投了一些基金,然后投单独项目是 3 年左右,然后我们建立团队是前年,这个团队还比较小,我们目前在中国有 10 来个案子。

Q:你们在选择投资标的会选择哪个阶段,对于投资的额度是怎么考虑的?

蒋红权:博世创投本质上是创投公司,所以一般来讲是以早期为主,我们现在是第四期基金,第四期基金总共是 2 亿欧元的规模,我们计划投 20 家企业左右。

博世创投在全球一开始是以投高技术、早期为主,在中国市场会有一些区别,所以我们在中国市场也在调整投资战略,会往成长期方向走。

Q: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量? 

蒋红权:在国外市场,我们主要的理念是根据博世的业务方向去找最先进的、最前沿的一些技术,然后等它 3 年、5 年,慢慢地成长起来,但是一定要是革命性的。

国内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最原始的创新可能没有国外那么多,所以我们会根据国内的市场去找一些具备成长性、有市场前景的公司。

Q:如何确定好的投资时机,如何在一个行业拐点到来时抓住布局机会?

蒋红权:我们一般来说会是找两个点,一个点就是科技拐点,可能这个东西还不成熟,但是我们感觉快要成熟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会去通过博世的一些资源,或者说我们本身的一些资源去进行一些判断。很多深科技的我们敢看,也有资源能看懂,这也是我们投了很多早期项目的逻辑.

第二个是市场拐点,市场拐点就是投博世本身看得懂的行业,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我们能够通过博世集团和整个产业生态链上给到这家公司一些助力,帮助它快速抵达市场拐点。

Q:现在国内投这些企业,主要是看中了一些什么?帮助博世建立外部研发能力?

蒋红权:博世的产业版图不仅仅是汽车,也包括工业,所有的这些产业它都在经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虽然博世有很多资源,包括对于趋势什么的看得很准,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能够抓住所有的机会,在革命性的变化的时候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是要做生态,要跟大家交朋友,因为将来有可能你就会需要某一个新型企业,有可能它会成长得比你更快。

我们并不是说我们是老大就想通吃,博世创投也是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成立的,我们是想围绕着博世把生态做大。

Q:目前博世创投投了主线、驭势、禾赛等几家企业,咱们做这些投资决策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偏偏是这几家?

蒋红权: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2016 年、2017 年那时候投自动驾驶投得非常疯狂,但那时候我们觉得 L4、L5 级自动驾驶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所以那个时候我说咱们要投的话必须是能能落地的 L2、L3 级自动驾驶研发公司,比如 AImotive 就是这样的公司,后来的主线科技、驭势科技也是有一些特殊的落地场景。禾赛是做激光雷达的,是为自动驾驶企业和车厂提供工具的,市场需求还是很多的。我们还投了飞芯科技,这家公司主要做激光雷达芯片。那么,飞芯科技就是我们找的科技拐点,禾赛则是市场拐点。

Q:对于博世投资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会不会给博世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供应优先权?

蒋红权:我们投资从来没有附加条件,这是我们投资很重要的理念,一旦你开始有附加条件了,人家就会对你比较胆怯。

比如说激光雷达我们可能全球看了 70 多家,不是说泛泛看,都是跟我们内部的一些专家们进行了评估的。但是那个时候技术路径真的太多了,而且是全新的器件。我们甚至投了一些不同的技术路径,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哪个会成功。 

Q:过去是否存在一些你们的被投与博世业务有一些竞争关系,遇到这类情况又是怎样解决的?

蒋红权:一定是有的,尤其像汽车这么热门的行业,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是为了交朋友,所以我们很愿意与初创公司合作,与其孤立自己还不如开放向前。

我们一开始就会非常坦诚地和创业者沟通,让他们自己评估是否要拿我们的钱,比如我们投自动驾驶公司、激光雷达的公司,我每次去尽调时会提醒创业者,这个方向将来有可能要与博世竞争。

如果拿了我们的钱还是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约定不把信息传给博世,甚至如果公司要与博世的竞争对手合作,我们也不会在董事会里阻拦,毕竟董事会是要为公司利益负责的。

Q:现在是第四期的基金,然后计划投资标的是 20 家,现在自动驾驶公司可能有四五家了,是不是意味着后面没有太多的名额?

蒋红权:不一定,现在我们投的自动驾驶企业是在限定场景能落地的,比如我们投了港口、投了机场货运的标的。如果突然产生了新的场景,我们也会看,尤其是在国内,总有一些以前想不到的产品出来。

Q: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自动驾驶的独角兽公司,最近小马智行也在不断融资,已经是中国的自动驾驶融资王了,怎么看这家公司?

蒋红权:第一,这家公司从估值上已经超越了我们愿意承受的,每个基金都有一定的偏好,我们不会去追这么高估值的标的。

博世有自己的创业加速器,在博世加速器的里头,几十家公司可能出了六七家独角兽,当时平均撒一遍这个基金就好了,非常厉害了,当时还是因为我们在国内团队、资金上的力度还不够,所以没有抓住这些机会。我们实际在很早期就能看到这些非常好的项目,但是时间点不对。

Q:博世创投和博世加速器两个机构是什么样的关系?

蒋红权:我是加速器的导师,陈玉东总(博世中国区总裁)也是导师,还有一些高管也是导师,加速器里还有辅导员,是一些领域专家,会给初创公司讲课。这个加速器的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创业公司与博世的互动和合作,其实我们选出来的三十多家公司,几年以后都多多少少跟博世有一些合作,战略意义很大,但我们投资的很少。 

Q:博世如何看待早期投资回报周期慢的问题?

蒋红权:早期并不一定会很慢,有时候好的项目成长起来也很快,起码在估值上是这样的。今天一家创业公司从零成长为独角兽的时间和 15 年、20 年前完全不一样,这个世界改变了,整个投资界的生态和环境都非常的成熟。所以一个公司如果你的路径对了的话,能够很快发展起来。当然,即使回报很慢,我们也不怕等。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陈念航,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5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