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白皮书指明行业趋势 自动驾驶帮助人类规避危险行为

汽车之心 2021-12-16 15:35:00 3858

12 月 16 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百度 Apollo 编制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是全球首个关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性的研究报告,通过系统分析对比了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事故原因,科学地提出了「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但并非『零』事故」的观点,为「自动驾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片1.png

白皮书指出,人是交通安全中最不确定的因素。根据 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调查)数据库显示,2011 年至 2021 年 5664 起乘用车参与的事故案例中,驾驶员人为因素占比约为 81.5%。

其中,因驾驶人无法对危险进行提前识别和感知,导致驾驶人主观错误造成事故占比 79.9%。因未按规定让行发生的事故占比 43.4%,其次是速度过快、车道的违规使用、酒驾、违反交通信号灯和疲劳驾驶。

与人类驾驶相比,白皮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动驾驶安全性更高。首先,自动驾驶依靠全方位的感知系统、智能的决策系统和精确的执行系统,不需要驾驶员操作,可以杜绝人类驾驶中的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危险行为。

同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可以防范人类驾驶中违反交通规则情况发生;其次,自动驾驶可通过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和车路协同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全视角预先感知,可以提前规避风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最后,自动驾驶汽车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基于丰富的出行场景可以真正解决出行当中的刚需、痛点和高频问题,从源头上改善所有参与者的信任机制,让出行的所有节点都「有迹可循」。

白皮书也强调,自动驾驶与零事故不能划等号。自动驾驶汽车身处动态可变的交通环境,面对复杂和突发危险等场景,自动驾驶汽车自身未能有效处理、其他交通参与者等因素也是造成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重要原因。

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致因分析统计显示,因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所致事故占比为 84%,因自动驾驶汽车自身原因所致事故占比为 16%。

为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国内需要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真实道路测试实验。

截至 2021 年 11 月,全国已有 38 个省/市出台管理细则,先后建设了 70 个测试示范区,开放了 5200 多公里测试道路,发放 1000 余张测试牌照。

此外,白皮书还重点研究了百度 ApolloL4 级自动驾驶的安全系统实践,研究显示,百度自动驾驶汽车构建的主系统安全、冗余安全和远程云代驾三层安全体系,能有效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

其中,基于 5G、智慧交通、V2X 等新基建设施的 5G 云代驾,可在车上无驾驶员的情况下为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缺口补位。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机动车辆安全研究室周文辉看来,「软件定义汽车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车辆系统日趋复杂、智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日益广泛。为了实现对新技术的包容审慎监管,需要确定一些基本的安全原则,如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引入交通规则,利用事故场景库考核自动驾驶对危险、复杂交通场景的应对能力等。本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安全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高度重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将自动驾驶列入国家战略。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升交通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以拯救更多的生命,实现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的出行。

白皮书的发布将推动形成全民拥抱自动驾驶的良好环境,助力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的良好发展。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汽车之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1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5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