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取代多档DHT混动?上汽悄悄点了一下头
“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在月销量超过4万辆之后,李想抛出增程将淘汰单档PHEV的“暴论”。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长城、吉利、奇瑞等多档PHEV玩家的尽头是走向增程动力,而像比亚迪这种坚持单档 PHEV 的技术代表可能就站在增程的对立面了。
从技术层面来看,多挡PHEV实际上是给串并联混动加了一个两、三挡变速器,以满足不同速域下,车辆的省油和动力需求,但研发难度和维修、保养成本都是几何级数增加。
这也就解释了李想为什么看衰多档 PHEV 的未来,消费者要么选择价格更低、用车成本更低的单档 PEHV 产品,比如“油电同价”的比亚迪;要么选择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加个油箱的增程产品,提升驾驶体验感。
事实结果证明,多档PHEV的长城哈弗H6 PHEV在去年11月最高销量达到4000辆后,今年月均销量只有两位数,同样吉利帝豪L Hi·P去年全年销量只有2万辆左右,相反比亚迪、理想、零跑和深蓝等单档PEHV 、增程玩家的销量一直在创新高。
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有两种混动,一种是增程、另一种是比亚迪似乎在舆论场上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
增程和单档PHEV的成功,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当下混动市场正在快速崛起。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8.8万辆,同比增长33.8%;其中纯电汽车销量为350.1万辆,同比增长18.1%;而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为168.7万辆,同比增长84.5%,增速明显跑赢新能源汽车大盘及纯电车型。
在此之下,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混动产品,除了比亚迪DM-i/DM-p,吉利雷神动力,长城柠檬混动DHT,长安iDD,还有合资品牌的本田ePHEV、日产ePOWER等。
这其中虽然大家都叫混动,但实际上混动分为很多种类型,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就像自比亚迪DM-i之后,一档DHT开始在国内逐渐成为主流插混技术,而增程式和多档DHT的技术路线还在争夺和验证市场。
增程构型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电车背了个充电宝,由于传动系统以电传动为主,而非机械传动,动力总成的标定、NVH的实现难度都更加友好。
比亚迪DM-i、上汽DMH混动则是在增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直接驱动档,车辆高速或中速行驶时,直接驱动车辆前进,这与传统燃油车相同。
相比之下,吉利雷神动力,长城柠檬混动DHT,长安iDD,随着变速箱档位多,覆盖速度范围就广。
当发动机在中低速介入时,变速箱就可以匹配低速挡,当发动机在高速介入时,变速箱就可以匹配高速挡,不仅可以做到动力的有效分配,还可以增加驾驶平顺性。
从技术角度来说,多档PHEV由于档位多,变速箱齿轮就多,换挡过程缓冲就小,平顺性也就越好,就如带有多个齿轮的自行车一样。
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只要发动机和车轮存在直接的动力连接,不管一个档位还是三个档位,都需要保留完整的ICE燃油车的基本架构,这就进一步决定了产品的整体布局。
从实际用车来说,综合驾驶体验,复杂技术带来的额外成本增加,维修成本和质量等问题,比亚迪的DM-i、荣威DMH的单档路线更偏向于经济实用的标签。
所以,与其讨论增程式、单档PHEV和多档PHEV哪个技术更先进、谁更经济实用,不如从产品定位和用户人群角度出发,哪个技术更符合自身的需求。
正如吉利杨学良所说,插电混动(含增程)是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的一种,选择增程还是选择具有档位的插混方案,核心点在于对油耗、成本、性能如何平衡,以及考虑用户充电条件和行驶范围,也取决于企业研发实力能否支撑
“最强混动”的DMH:电改油、同级指数第一
评价混动系统的好坏有三项核心指标:
能效:包括发动机能效、电机能效、机电耦合效率;
性能:包括轮端功率、动力切换平顺性大容量高倍率储能电池稳定性;
成本:即加入电机+电驱+电池后,与同级配置燃油车的差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汽DMH技术在电、省两方面的比重会更高一些。
具体体现在荣威D7这款产品上,搭载DMH平台的荣威D7相比比亚迪汉DM-i,主要变化是发动机功率降低,但P1、P3电机的功率都得到提升。
按照上汽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仇杰的说法,p1+p3长期来看将是主流技术,集成则是核心的底层技术,车上的噪音震动在工程师眼里都是能量,都是消耗,我们一定要把它干掉,干掉以后就节能了。
从数据上来看,荣威D7 搭载的P1电机冷却效率提升30%,电机持续功率达到峰值功率的80%以上。
换句话说,发电效率更高、油电转换比就更高,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
从结果来看,在“2023混合动力汽车极限挑战赛”中,荣威D7的成绩分别是:亏电油耗 4.61 L/ 100km、极限能耗 5.61 L/100 km、怠速震动 0.286 M/S² 和纯电续航 142 km。
其中,亏电能耗和怠速震动是斩获全车型冠军,极限能耗也是中大型插混轿车第一。
从挑战赛中不难看出,荣威D7对于极致能耗的追求,上汽强有力的研发能力也让这一切变得货真价实。
D7的到来,背后也代表着上汽荣威D战略的起点。
荣威计划在2025年实现年销量100万辆,包括D7双车在内,荣威未来三年规划了包括轿车、SUV、MPV,对紧凑、中型及中大型等主流细分市场全面覆盖的12款新能源产品。
混动市场向来是传统车企的必争之地,荣威D7背靠上汽DMH已经满足用户最核心的用车需求,接下来能否持续不断抢占混动市场份额,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汽车之心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